上海交通大学培训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干部培训 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上海交通大学培训中心

学院新闻

2019上海市西南片高校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我校举行

2019/11/12 13:56:56浏览次数:489

11月6日,2019上海市西南片高校研究生学术论坛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极医源”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我校举行。本次论坛以“中医与西医的对话”为主题,聚焦于肿瘤防治的进展与前沿。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施建蓉教授,医学院副院长胡翊群教授,研究生院院长王亚光教授,研究生院医学院分院常务副院长董艳教授,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Michael Levitt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徐宏喜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步文博教授,医学院Jan Vijg教授,以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西南片高校研究生院和相关学院师生400余人出席了本次论坛。开幕式由董艳主持。

开幕式上,胡翊群、施建蓉、王亚光分别致辞。他们指出,习近平主席近日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医学研究生作为未来中国医学领域的领军人才,更要走到时代前列和技术前沿,通过学科交叉为医学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图片5.png

在专家报告环节,Michael Levitt教授以“A Wonderful Life in Science”为主题,讲述了现代生物学和计算结构生物学发展历史与发展趋势,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对于推动生物物理学科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最后,Michael Levitt教授围绕“热情、坚持、原创、善良”等关键词,对现场的年轻学生提出了宝贵建议。徐宏喜教授以“藤黄属植物抗肿瘤活性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为题,对中国产藤黄属植物的活性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了深入的介绍,揭示了藤黄属植物的生物活性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机制。徐宏喜教授指出,通过对藤黄属植物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发现部分化合物具有较显著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证实它们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促进凋亡、调节肿瘤细胞自噬等机制,调控与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及复发相关的信号通路从而产生抗癌活性。步文博教授以“化学动力疗法:纳米化学与生物医学的融合” 为题,介绍了课题组在肿瘤微环境特异性治疗方面所做的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受启发于环境科学的“芬顿反应”原理,步文博教授团队于2016年提出了基于非晶铁的“化学动力学疗法”新概念,拓展了无机功能材料用于“肿瘤饥饿疗法”新思路,实现了基于肿瘤微环境特异性诱导激活的高效治疗。步文博教授从功能材料选择、肿瘤微环境的调控、外界能量场的调控等三方面,全面讲解了近期有关肿瘤化学动力学疗法的最新进展、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Jan Vijg教授以“Single cell approaches in studying cancer and aging”为题,讲述了单细胞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Jan Vijg教授指出,细胞命运决定了衰老及与衰老相关的疾病,如癌症、糖尿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单细胞层次的多组学分析将有助于识别和理解细胞类型和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

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高校研究生投稿共计190份。经过专家组认真遴选,评选出2篇优秀论文进行大会报告,26篇优秀论文进行分会场报告,31篇优秀论文进行墙报展示。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苏鑫裕和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张华月两位同学荣获论文特别优秀奖,两位同学分享了他们的科研成果和学习经验。在分组交流中,24位报告人围绕其研究领域前沿、热点问题和科研进展进行了精彩演讲。专家评委从汇报者课题的学术价值、汇报表现等方面进行评分和点评,评选出口头报告一等奖4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3名。同时,31位研究生制作的学术墙报全天进行了展示交流,吸引了众多同学学习观摩。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葛芳芳教授、西南片联合办学办公室彭林元主任分别为获奖研究生代表和优秀组织单位颁奖。

本次论坛通过中医与西医共同研究热点的深入讨论和精准对话,加强了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交流与创新思维碰撞,为上海市医学研究生提供了一个拓宽科学视野、交流学术思想、展示学术成果、活跃学术氛围的平台。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要求,促发了从治疗为主到兼具预防、治疗、康养的生命健康全周期医学新理念。为推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有效结合,促进中西医结合教育和研究的国际化,我校未来将持续推进“中医与西医的对话”研究生学术论坛建设,通过持续化、多维度、建设性的学术对话,打造上海市乃至国内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交流与创新思维碰撞的学术新高地。